欢迎进入浙江正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
收藏本页 | 返回主页 | 联系我们
News

新闻中心

媒体关注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关注
刘兰芳等文艺名家助阵李海剑北大书法展
发布时间:2016-11-29   点击次数:533次

刘兰芳等文艺名家助阵李海剑北大书法展

1.png

图:(“正品翰墨——李海剑书法艺术作品展”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开幕)

由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、《美术家》杂志、北京正品书院联合举办的“正品翰墨——李海剑先生书法艺术作品展”于11月26-28日在李大钊和毛泽东工作过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如期举行。首都书画同道、文艺界名人、北大学子们近300人出席了开幕式,李海剑先生向北大书画研究会捐赠了自己的书法巨制毛泽东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。刘兰芳、李嘉存、胡玫、王冼平、陈思思、赵柯等众多文艺明星纷纷前来助阵。2.png图:(中国美协党组书记、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里在开幕式上致辞)

李海剑先生聪明好学,少小从军,做过记者,办过《美术家》、《文艺中国》期刊,身栖传媒书法两业,驾轻就熟,且游刃有余。近些年墨池临帖,晨昏研习,笔耕不辍,十年磨一剑,其行草和草书登上大雅之堂。中国美协党组书记、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里在开幕式上指出:“海剑的书法作品与时代同呼吸,与文化共命运,与书法艺术风雨相伴。他的作品展现了线条之美,格调实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。他的作品取法高古、厚朴俊逸、风神逸宕、灵动感人,其功力与书卷气并见,雅俗所共赏。海剑书法不仅为当今书坛送来一股清新之风,也成为正品翰墨书法的一个文化符号。”3.png图:(中国文联副主席、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助阵李海剑书法展)

诚如百岁美术大家王琦所言,李海剑的书法成就得益于他的习书修为,他从二王入手,并受赵孟頫、米芾、张芝、怀素、王铎影响,最终集众家之长,自成风貌,一跃成为当今行草名家。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翁图先生说:“海剑行草集天赋、学养、书韵、神采为一体,透露出一种古雅之韵、文人之气、学者之风。什么是书卷气,什么是文人字,什么是以学养领字,海剑的书法作出了诠释。”4.png图:(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翁图先生致辞)

细读李海剑的书作,你会发现那草书神韵超然、洒脱飘逸、灵动流畅、浑然和谐、大家气象。犹如枫桥夜泊、霸柳送别、峡江猿啼、阴山号角……都在他的笔底抑扬顿挫中拨响了东方线条独有的优美乐章。海剑的书法成就得益于他自身的特质和极为虔诚的向学、向书、向善之心和严谨治学的态度。5.png图:(中央电视台著名资深导演王冼平赞赏海剑书正人正、字如其人)

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。李海剑先生的书展呈现出清新秀美,文韵悠悠,领新标异的魅力,直击时下书法界丑书之乱象。本次书展目的在于不忘初心,正本清源,以其优秀作品践行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,倡导和引领一种尊重传统勇于创新风清气正的好风气,故而受到学界同人和不少大家的认同和赞誉。6.png图:(著名艺术家李嘉存、陈思思欣赏海剑草书之美)

书法家的可贵固然是作品的上乘,然更可贵者是有一个诗意的灵魂。这个灵魂里包含着对古典文化的厚爱,对哲学思想的渗透,对人生世事的积极、豁达,对艺术生涯的挚诚……7.png图:(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歌唱家、火箭军文工团副团长陈思思助阵李海剑北大书法展)

浏览海剑的作品,是他累年辛勤劳作的结晶,除了他对书法传统渊源的深刻领悟和实践外,重要的是与他长期的艺术生涯不无关系。他不经意地把对生活的热烈、活泼和艰辛,置换浓缩成书法创作中的豪放、大气、激情、意境、融会化合,使他在创作中一步步走向成功。8.png图:(司马南助阵海剑北大书法展)

海剑的书法作品淳朴、雄浑、博大、灵动,势与天通,余音绕梁。此次展览的近百幅作品中,不论是榜书巨制、楹联行书,还是草书小品,他展现给观赏者的总是尽情尽兴之作,似灵珠荆玉,皓月凝辉,明照四海,独秀中皋。还有一些形式多样且生动活泼的扇面佳作。9.png图:(著名节目主持人于紫菲、唐剑主持海剑北大书法展)

学者大家对海剑的书法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称他为“书坛黑马”、“中青年草书翘楚”,有“正大气象,儒雅风范”。

显然,他的胸怀洒落,旷朗无尘,博学文雅,淡泊神宁造就了他的文人气质、品格和追求,成就他浑朴博大的书艺风格。10.png图:(李海剑向嘉宾们介绍其书法作品)

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,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观于圣人之门者难于言。李海剑的人生经历和书法生涯,使他书艺卓著;从书法爱好者到著名的书法家,成就非同一般。“行文犹布阵,运笔自天成。”海剑总是乐在书中,神游物外。

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”(荀子.劝学)。海剑虽声名显赫,但他谦虚谨慎,简于应酬,勤奋好学,把工作和茶余饭后的时间,几乎都用于读书和书法创作。因此,他能以静悟动,道法自然。我们期待他的书法艺术不断走向更加丰厚和完美的境界。

来源:中华网责任编辑:刘许燕